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媒体焦点>

直击全球顶级儿童百科的“匠心制造”,海豚传媒德百溯源精彩回顾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官网    2025年07月24日

当我们走进泰斯洛芙出版社地下一层档案室,亲手触摸到1962年出版的全球首册《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时,那一刻,内心的惊喜与激动难以言表!

 

为什么一本书可以完整地保存60多年?又是什么样的缘分,让我们跨越千山万水在德国相遇?

 

泛黄的书封和随书页翻动时散逸出来的微尘,仿佛在说“远道而来的老朋友,终于等到你!”

 

没错,这一刻其实我们期待了很久!

 

2000年初,海豚传媒创始人夏顺华先生就敏锐地发现了《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WAS IST WAS)这套宝藏百科。

 

为了将最纯正、最权威、最打动人心的儿童百科带给中国孩子,海豚传媒前后耗时7年,最终不负众望在2007年拿下这套德国国宝级百科全书的版权。

 

从此,德国百科经由海豚传媒走向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家庭,在许多孩子心中撒下科学的种子。

 

这套德国百科已传承60余年,被翻译为45种语言,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全球销量已超1亿册。这不仅仅是一套百科全书,更是德国人严谨精神、科学思维和儿童教育理念的结晶。

 

海豚传媒已与泰斯洛芙出版社因德国百科而结缘18年,这18年来我们已将这套德国百科的体系打磨完备,到今天已形成了认知启蒙-低幼版-儿童版-珍藏版-大百科 的0-14全年龄段科普系列,其中珍藏版在国内销量超过800万册,收获万千读者、达人、图书推广人以及各类媒体的一致好评。

 

7月初,海豚传媒携手大南南、孙悦、番茄罐头3位达人不远万里飞往德国纽伦堡,深入德国百科(WAS IST WAS)的诞生地——泰斯洛芙出版社


 企业微信截图_17530871731607


去那里寻找德国百科60余年经久不衰,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仍持续扩大的原因;去挖掘德国百科原创科学家团队、出版团队背后的故事,为中国孩子带去科学的营养滋补。

 

01

匠心传承”的故事探秘德国泰斯洛芙出版社

 

当我们踏上纽伦堡老城区坚实的石板路,那一刻仿佛穿越了。古老的哥特式教堂高耸入云,尖顶直插苍穹,与巴伐利亚式的房屋交相辉映。

 

这些房屋色彩斑斓,红的、黄的、蓝的,像是被打翻的调色盘,却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显得如此和谐。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而充满韵味,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琴弦上,奏响岁月的回声。

 

而泰斯洛芙出版社就坐落在这样一个充满中世纪风情的老城区,出版社隔壁就是世界闻名的皇帝堡——它曾是帝国皇帝的行宫,也是神圣罗马帝国侯爵会议的所在地。


5-泰斯洛芙出版社 


与举世闻名的古迹隔窗相望,泰斯洛芙出版社的实力可见一斑。而我们在德国溯源的故事,就要从泰斯洛芙的老板Helga女士讲起。

 

掌门人的坚守

 

与Helga女士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杜勒酒店的大堂,作为泰斯洛芙出版社的掌门人,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严谨、有着极强的亲和力。

 

她严格按照行程表,并且提前15分钟到酒店接我们,能想象当我们以为自己提前一刻钟下楼去等对接人,结果电梯打开的那一刻看到对接人和她的老板已在大厅等着时的手忙脚乱吗?

 

不愧是德国人,太准时了!在双方一长串礼貌而又惊喜的互相介绍后,我终于喘了一口气告诉Helga女士,不好意思,我们团队还没到齐,要晚一点再出发。

 

Helga女士立马笑着说:“不急,是我来早了,我们本该15分钟后出发的不是吗?”

 

我们参观纽伦堡的第一站是欧洲最古老的书店——有着近500年历史的Korn & Berg,坐落在繁华的中央集市旁边,对面就是圣母教堂。

 

书店不大,但里面别有洞天,艺术、烹饪、摄影、人物传记等等书籍琳琅满目,铺满整面墙的书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

 

而对我们来说最惊喜的就是在这家古老的书店竟然看到了好多本《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

 

来之前我们还有点担心,不知道能不能拍到一些德国百科的素材,尽管我们早早就知道德国百科在德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提出问题的当时Helga女士只是笑笑说“我身边许多人自己、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孙子三代人都是读德国百科长大的。”

 

看似没有直接回答问题,但后面我们在与当地人的闲聊、在塔利亚书店、在纽伦堡机场、在斯图加特市图书馆、在皇帝堡的纪念品商店等等所有能出现书的地方,都看到了德国百科的身影。

 

我想正是这60多年的坚守与浇灌,让Helga女士不言,只待我们自己静静去感受德国百科的魅力吧。

 

到泰斯洛芙出版社后,走进Helga女士的办公室,一间十来平方米的办公室被书籍、稿件、物料塞的满满当当,而窗外便是鼎鼎大名的皇帝堡。

 

当我们聊到德国百科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翘楚,泰斯洛芙出版社当初是怎么邀请到他们的,是不是也经常遇到被拒绝的情况时,Helga女士首先很真诚地回答说:

 

在德国,很多研究人员都非常乐意为孩子写书,这可以帮助他们宣传他们的研究成果;甚至很多人会利用业余时间去博物馆、科技馆等当讲解员,为孩子们讲科普知识;所以我们可以找到这么多有创作热情且能创作出好作品的专业人士!

 

接着Helga女士和与会的泰斯洛芙其他同事都很自豪地笑着说“关于拒绝,其实德国百科这个品牌本身对作者们就非常具有吸引力,他们自己都是读着德国百科长大的,很多人都以能成为德国百科的作者为荣,我们参加书展等活动时,时常能收到在场地举办讲座的人员的自荐,或者是我们的作者向我们推荐他的朋友等。”

 

这让我们羡慕不已,作为一个图书从业人员,如果自己能仅凭图书品牌就吸引来全国的大咖作者主动加盟,那可真是太骄傲、太幸福了呀!

 

但作为这么厉害的国宝级科普品牌的掌门人,Helga女士本人却非常朴素、随和,永远笑眯眯的,而在讲到书、讲到作者、讲到孩子时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掌门人对图书的信仰与坚守。

 

只有这样的掌门人,才能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严谨、权威、有趣”的儿童科普出版理念;只有这样优秀的科普品牌,才能传承60多年不褪色;也只有这样的德国百科,真正值得海豚传媒花大力气引进中国,将它带到中国孩子的面前。

 

我们不是在印书,是在为孩子搭建认知世界的脚手架。

 

作者的光环

 

这次我们还见到了好几位德国百科的作者,个个都是自身领域内响当当的大拿,无数光环加身。

 

见面前是有点紧张的,因为这次要用德语交流,很依赖翻译。但真正面对面时,很快就为作者自身的魅力所折服。

 

我们一行人刚好在泰斯洛芙出版社的电梯口与曼弗雷德·鲍尔博士不期而遇,于是一场计划中的正式会面,变成了自电梯口开始的迅速熟悉,此时翻译老师还未就位,双方用英语交流,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

 

当时鲍尔博士背着大大的尼龙背包,刚坐火车从隔壁市赶来纽伦堡。

 

作为“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珍藏版”系列中的《恐龙王国》《深海之谜》《火星登陆》等10多册的作者,鲍尔博士的名字相信中国读者已经不陌生了。

 

2019年海豚传媒曾邀请鲍尔博士来中国开展过宇宙、深海、火星相关的系列科普讲座,当时他的博学多才、严谨认真,给海豚传媒的伙伴们以及参加讲座的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别6年,再次在德国见面,有种老朋友会面的亲切感。对于曾经的中国之行,鲍尔博士依然印象深刻,并热情表示期待未来还有机会见见可爱的中国读者们。

 

鲍尔博士不仅是一位知名的儿童科普作家,同时还是一位科学家和纪录片制作人。

 

他是如何走上儿童科普创作之路的呢?1969年,三名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登上月球,那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土地。这件事对鲍尔的震撼非常大,那年10岁的他立下了成为宇航员的志向。

 

待他又长大了一些,15-17岁的时候,他迷上了用望远镜观察星星。从星星和月亮,到宇宙的一切,都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吸引力。于是他决心成为一名科学家——这个愿望后来成为了现实,鲍尔在大学学了化学,拿下了博士学位。

 

做了多年的科研工作之后,他决心尝试一些更为不同的事情,那就是拍摄有关科学史和技术发展的纪录片,就此进入了科普这一行。

 

鲍尔小时候正是阅读科普读物(鲍尔博士说他小时候也读过德国百科)来学习科学知识,进而成为科学家的,因而为孩子们创作科普图书和纪录片,对他而言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晚餐期间聊到出版业的未来,谈到将来纸质书是否会消亡时,一直笑眯眯的鲍尔博士立刻斩钉截铁地说“NO!”

 

在他看来,阅读纸质书会充分调动读者的大脑,读者会因此而真正开始思考、记忆并系统化地吸收,最终真正将所看所读内化为自己学到的知识,而这是现今信息爆炸时代的短视频、图文、AI搜索所无法替代的。

 

我们还有幸随德国百科学生版《神奇的火车》的作者之一莱纳·默滕斯博士一起参观了德国铁路博物馆(DB MUSEUM)——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铁路博物馆。

 

在这里,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由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带你参观博物馆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也明白了为什么Helga女士会邀请有着优秀的博物馆讲解履历的学者来担当德国百科的作者。

 

默滕斯博士带我们对德国铁路历史进行了全景式回顾,从1800年一直到今天,甚至还包括未来的发展。他将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铁路的关联娓娓道来,结合铁路博物馆的藏品,一边讲解一边演示,让我们听的十分入迷。

 

一种交通工具的发明与应用,是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在这里我们有了答案。

 

从一段6千米的铁路,到遍布德国的铁路,铁路将德国紧紧连在一起,带动经济的发展。

 

博物馆中的剖面模型展示蒸汽火车的运行原理:锅炉里的水被加热产生水蒸气,水蒸气被输送到汽缸中,驱动活塞运动,鼓风管降低从汽缸中排出的蒸汽气压,同时煽旺锅炉中的火。

在DB博物馆见到了德国百科《神奇的火车》中提到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秘密宫廷火车

 

团队的力量

 

在泰斯洛芙出版社,我们还与德国百科的编辑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深刻感受到其作为《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出版方逾六十年的深厚积淀与专业精神。德方团队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贯穿于百科全书的每一个出版环节。

 

细心调研,儿童本位:

 

德国百科系列60多年来,一直在顺应时代变化、根据最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更新。

 

每一次版本的更新,泰斯洛芙的项目团队都会先做广泛的市场调研,邀请德国专业的儿童教育及儿童心理研究机构来测评什么样的文字、图片、版式能吸引儿童。

 

项目总监安娜告诉我们,研究机构会进行多样化的调查工作,其中就包括请泰斯洛芙的编辑去一个有着单向玻璃的房间坐着,观察外面参与调研的孩子阅读德国百科及其他科普读物的情况,看孩子们在什么样的主题、什么样的图片处停留更久。最后研究机构会出具一份调查报告,详细解读儿童的阅读喜好。

 

这让我们十分感慨,这是真正的儿童本位理念,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也难怪德国百科能受到全世界孩子们的喜爱。

 

严谨流程,匠心打磨:

 

从与编辑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即使拥有成熟的作者资源库、高效的专业分工和六十余年的经验加持,德国百科系列每一册的诞生仍需历时3-4年。其严谨的流程令我们印象深刻。

 

精准策划与团队组建:

 

主题确立后,编辑团队会精心筛选作者(既有资深作者库的优选,也有基于推荐与试稿的新锐作者发掘),并组建核心项目组,成员包括作者、编辑、设计师以及至关重要的图片版权经纪人。

 

深度筹备与共识共创:

 

项目组首先投入长达半年至一年的时间进行资料搜集与主题深研。随后,全员参与密集的创作研讨会(常持续一整天或更久),通过深度碰撞与严谨论证,最终敲定全书每个对页的框架(大/小标题)、版式及图片规划。

 

精耕细作与多重把关:

 

作者据此潜心撰写文稿,图片版权经纪人同步启动全球图源筛选。

 

文稿完成后,编辑化身“知识侦探”,对每一个事实进行严格核查,历经多轮作者与编辑间的反复打磨,确保内容权威准确、生动易读。

 

设计环节同样严谨,设计师需根据最终文稿精细排版、优化元素,并与编辑紧密沟通,精准选用图片版权经纪人提供的海量资源并精确定位。

 

多轮校对与终审把关:

 

排版完成后,编辑仍需进行多轮校对,并将成稿再次送交领域专家审读,对知识点的精确性及图文匹配度进行最终把关。

 

专业角色,经验传承:

 

德方项目总监安娜特别强调了图片版权经纪人这一核心角色的非凡价值。

 

泰斯洛芙的资深图源专家已在此岗位深耕34年,其与全球图库、博物馆、研究机构及插画师的深厚关系与丰富经验,是确保百科全书图片精准、权威且极具表现力的关键保障。

 

通过此次与德国百科编辑团队的深度互访与坦诚交流,海豚传媒不仅亲历了其严谨至苛的工作流程,更深切理解了其“品质至上”的精神内核。

 

一直以来我们正是秉持对德国原版精髓的深刻理解,将这份权威、严谨与专业,原汁原味地带给中国的小读者。

 

02

“灵感源泉”的故事博物馆探访与古堡探秘

 

此次德国溯源,我们还到访了皇帝堡、奔驰博物馆与未来博物馆。

 

从过去到未来,我们似乎探寻到了德国百科创作灵感的源泉,德国人的严谨、精确、系统性、追求卓越、注重实践、尊重历史与创新等特质,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德国百科的独特魅力与权威性的根基。

 

在皇帝堡追溯古老城堡的故事

 

通往皇帝堡正门的古老石阶,是给我们的第一个“下马威”。坡度陡峭,路面凹凸不平,攀登的过程足以让人气喘吁吁、双腿发颤。我们特意带上了《古老的城堡》一书,在途中回望来路,与巍峨的城堡塔楼合影留念。

 

这一刻,书中关于城堡选址与防御功能的描述瞬间鲜活起来——“易守难攻”绝非纸上谈兵!

 

我们亲身体验到,即便只是和平年代的游客,要轻松“攻”上这座城堡也绝非易事。这份艰辛,让我们对中世纪建造者们的智慧与艰辛肃然起敬。

 

连陪同我们、在纽伦堡生活多年的泰斯洛芙出版社掌门人Helga和对接人Laura都笑着说:“如果不是陪你们溯源,我们可好久没从这正门爬上来了,实在太累了!”

 

这份坦诚,更让我们感受到脚下这条路的“历史分量”。

 

终于踏入城堡的中央庭院,四周被高耸厚实的石墙环绕,隔绝了外界的喧嚣。爬山虎恣意生长,覆盖了斑驳的石壁,浓烈的中世纪氛围瞬间将人包裹。

 

站在庭院中央,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眼前不禁浮现《古老的城堡》书中描绘的场景:王公贵族们是否曾在此议事?骑士们是否在此列队?小王子和小公主是否也曾在这些石阶上追逐嬉戏?书中的文字与插图,在此刻找到了最坚实的依托。

 

走进城堡内一间看似空旷的侧厅,巨大的拱形窗如同画框,将纽伦堡老城区迷人的红屋顶全景完美呈现。

 

我们正沉醉于这如画美景,准备拍照留念时,一阵悠扬的中世纪风格音乐忽然响起!

 

令人惊喜的一幕发生了——墙壁上隐藏的机关启动,一支制作极其精良的大型玩具皇帝巡游车队缓缓驶出!

 

先是探路的步兵,接着是旌旗招展的骑士方阵,然后是华丽的贵族马车,最后是威严的皇帝车驾,殿后的依然是浩浩荡荡的卫队。

 

这支栩栩如生的车队,在墙面上沿着轨道行进了近十分钟,从一个洞口驶出,又消失在另一个洞口,仿佛带我们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皇家巡礼。

 

这意想不到的“动态展示”,简直是《古老的城堡》中关于中世纪宫廷生活插图的立体化、戏剧化呈现,让我们对书中描述的时代风貌有了更直观、更震撼的理解。

 

行程的尾声,我们漫步于皇帝堡下精巧的宫廷花园。典型的欧式对称布局,修剪整齐的绿植,展现着另一种秩序之美。

 

而最令我们惊喜和感慨的是——就在这承载着数百年历史的皇家花园旁,便是泰斯洛芙出版社(Tessloff Verlag)的所在地!

 

地理位置的毗邻,仿佛一种隐喻:泰斯洛芙的编辑们,日日浸润在这厚重的历史氛围中,汲取灵感,将严谨的知识与对历史的敬畏,化作《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中权威、生动的一页页。这不正是《古老的城堡》乃至整个百科系列权威性与感染力的源泉之一吗?

 

攀登皇帝堡的每一步艰辛,触摸古墙的每一份凉意,俯瞰老城的每一次震撼,都在无声地注解着《古老的城堡》书中的知识。

 

泰斯洛芙出版社扎根于如此深厚的历史土壤之中,其编辑团队对历史细节的考究、对知识呈现的严谨,便有了更具象的答案。

 

这次身临其境的探访,让海豚传媒团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德国百科“让知识如城堡般坚固,如历史般鲜活”的追求

 

我们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感悟,继续秉持对原版精神内核的深刻理解和品质引进的郑重承诺,将这份穿越时空的知识宝藏,完美地呈现给中国的少年儿童。

 

在奔驰博物馆解读汽车世界

 

位于现代工业文明的摇篮之一——斯图加特的奔驰博物馆本身便是一件震撼的展品——炫目的银色几何外形,如同来自未来的飞船,瞬间攫住所有人的目光。

 

入口处,一整排跨越不同年代的经典奔驰车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品牌的百年传奇。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我们登上了标志性的胶囊状时空电梯,直抵博物馆顶层。走出电梯,时光仿佛倒流——卡尔·本茨(Karl Benz)与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两位汽车工业奠基人的生平与成就跃然眼前。

 

站在巨人的起点,我们深刻理解了《汽车世界》开篇强调的:正是这些非凡的发明家,开启了人类移动方式的革命性篇章。

展馆的核心展品之一,立刻吸引了我们的注意——那便是卡尔·本茨1886年专利汽车的精准模型!它看起来确实像一辆“高级三轮车”,但这正是《汽车世界》书中图文并茂介绍的“汽车的诞生”之原点!

 

围观的人群(我们甚至遇到了由老师带领的当地学生研学团)无不惊叹于这辆简陋机械所蕴含的划时代意义。书页上的历史图景在此刻变得触手可及,这份跨越时空的“知识共鸣”令人激动。

 

沿着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巨大坡道逐层而下,一部鲜活的汽车工业史在眼前徐徐展开。在7楼及以下楼层,各个时代的经典奔驰车型如同时间坐标,清晰地标记着汽车设计与工程技术的演进轨迹——从早期充满机械美感的古董车,到流线型设计的现代先驱。

 

这与《汽车世界》中系统梳理的“汽车的发展历程”章节完美契合,每一步都印证着书中描述的创新与突破。

 

奔驰对技术的追求远不止于速度与造型。博物馆专门展区详述了其在汽车安全领域的里程碑贡献:从三点式安全带的普及,到安全气囊的诞生与迭代,再到ABS防抱死系统等电子辅助技术的应用。

 

这与《汽车世界》中“安全最重要”这一章相呼应,让我们亲见书中强调的“安全是汽车永恒的主题”如何在奔驰的历史中被奉为圭臬,并转化为拯救生命的实际成果。

 

另一引人入胜的部分,则是奔驰为社会名流打造的定制座驾。其中,为教皇特别设计的教宗座驾(Popemobile) 尤为独特——其显著加高的车顶穹窿设计,让教宗能安全站立并向信众致意。

 

这个生动案例,正是《汽车世界》中关于“特殊用途车辆”和“个性化定制”理念的绝佳例证。

 

整个博物馆体验的最高潮,无疑是赛车殿堂!设计师大胆地在场馆内模拟出蜿蜒的赛道场景,一辆辆传奇的奔驰赛车如同凝固的速度艺术,悬挂于空中,俯视着参观者。那凌厉的线条、裸露的机械结构,无不散发着对极限的渴望。

 

而专为传奇“银箭”(Silver Arrows)车队开辟的独立展区,更以其磅礴气势令人屏息。

 

引擎的轰鸣仿佛在耳边回响,速度与激情的基因在此刻喷薄而出,将《汽车世界》中描绘的“速度传奇”与“赛道荣耀”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人类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精神的图腾。

 

奔驰博物馆的每一层螺旋、每一件展品,都如同《汽车世界》书页的立体延伸。

 

从本茨那简陋却伟大的“三轮奇迹”,到翱翔于空中的“银箭”赛车;从关乎生命的安全技术创新,到满足独特需求的定制智慧;从历史的厚重回响,到未来的无限憧憬…… 

 

这趟穿梭时空的旅程,让我们海豚传媒团队身临其境地触摸到了汽车文明的澎湃脉动。

 

泰斯洛芙出版社能将如此宏大、精密且充满激情的主题,在《汽车世界》中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兴趣盎然的知识体系,其背后创作团队的专业积淀、严谨考据与叙事能力可见一斑。

 

这正印证了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的权威性与时代活力——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激发好奇、启迪梦想的引擎。

 

站在奔驰这一工业巨人的肩膀上回望与前瞻,我们将继续以敬畏之心和专业之力,确保将这份关于“轮子上的世界”的精彩故事、严谨知识与开拓精神,生动准确地传递给中国的未来探索者们,点燃他们心中对科技与创新的无限热情。

 

在未来博物馆邂逅神秘机器人与未来世界

 

离开承载历史荣光的奔驰殿堂,海豚传媒溯源团队的目光投向了人类智慧延伸的璀璨边界——纽伦堡未来博物馆。

 

这一次,我们的探访拥有了独一无二的“钥匙”:由泰斯洛芙出版社精心安排,我们得以在开馆前独家进入这座明日殿堂。

 

更令人振奋的是,为我们开启这扇未来之门的向导,正是《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中《未来世界》与《神秘机器人》两册的权威作者——班恩德博士!

 

清晨,当城市还未完全苏醒,没有游客的喧嚣,整个充满科技感与想象力的空间,此刻只属于海豚传媒团队。

 

这份泰斯洛芙出版社的贴心安排,不仅让我们独享了珍贵的宁静,更营造出一种探索未来秘境的仪式感。

 

班恩德博士早已在此等候,他不仅是两册百科的作者,更是未来博物馆建设初期的核心顾问专家之一!作为一位活跃的未来学家,他与馆内工作人员熟稔如友,对每一件展品的前世今生都了如指掌。

 

由他亲自导览,意味着我们手中的《未来世界》与《神秘机器人》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即将在它们的“灵感源头”得到最权威的印证。

 

班恩德博士带领我们直奔二楼的核心展品——全球顶尖的人形机器人AMECA。

 

站在这个拥有细腻硅胶皮肤、精密关节和灵动眼神的“生命体”面前,《神秘机器人》书中关于“人机交互”、“人工智能情感表达”的篇章瞬间变得无比具体。

 

“你能做一个生气的表情吗?” 我们用英语试探着问。

 

话音未落,AMECA的面部肌肉瞬间调动,一个极其逼真、充满张力的愤怒表情赫然呈现!那突如其来的情绪爆发,竟让见多识广的团队成员们集体惊呼后退——“活”过来的机械生命带来的冲击感远超预期!

 

这绝非简单的程序反应,而是对书中描述的“机器人拟人化技术巅峰”最震撼的现场教学。

 

AMECA的“智慧”远不止于此:她能用德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甚至广东话与我们自如交流;她会主动挥手问候;能回答复杂问题,甚至反问我们。

 

当对话暂停,她会耐心地提醒:“你可以问我问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我们一行人在入口处与AMECA“玩”得不亦乐乎,这正是《神秘机器人》所描绘的、人机和谐共处、充满惊奇与乐趣的未来图景的生动预演。

 

沉浸在对AMECA的惊叹中,班恩德博士引领我们步入“未来城市畅想”展区。这里呈现的构想,正是《未来世界》的核心画卷:

 

·水下绿洲

科学家正在培育一种神奇的绿藻。班恩德博士讲解道,这种藻类不仅能高效产生氧气,还能转化为清洁能源,甚至成为人类的食物来源!这激动人心的研究一旦成功,将极大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指向一个《未来世界》所畅想的更环保、更健康的星球。

 

·翱翔天际

展区中央停放着一辆奥迪飞行汽车原型!它酷似《未来世界》插图中描绘的“会飞的汽车”。班恩德博士透露:“这辆车已经具备真正的飞行能力,只是市场规模化应用的条件尚未成熟。” 亲眼见证书中构想的“会飞的汽车”成为触手可及的原型,未来交通的蓝图仿佛已在眼前展开。

 

·极速脉动

一旁展示着由慕尼黑工业大学学生团队研发的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原型。子弹头的流线造型,预示着速度将远超飞机的超高速旅行时代。这与《未来世界》中探讨的“未来交通革命”章节紧密呼应,展现了年轻一代对未来的大胆实践。

 

“中国明星”的惊喜登场!正当我们沉醉于未来图景,开馆时间已至,游客开始涌入。这时,一个充满活力的场景吸引了所有人:一位顶着一头炫酷红发的工作人员,遥控着一只灵巧的机器狗“嗒嗒嗒”地向我们跑来!

 

这只机器狗仿佛拥有生命:它优雅地鞠躬作揖,欢快地奔跑跳跃,甚至亲昵地蹭蹭观众的腿!工作人员热情邀请我们上前抚摸、互动。就在这温馨有趣的互动高潮,红发工作人员自豪地介绍:“这只聪明的小家伙,来自中国!”

 

我们定睛一看,机器狗身上清晰的UNITREE(宇树科技)字样映入眼帘!这不正是央视春晚舞台上惊艳全国、扭秧歌的机器人的同门吗?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瞬间涌上心头!

 

更让我们动容的是德国同行展现的开放心态与谦逊精神——他们不仅积极引进世界领先技术(包括来自中国的创新),更在展示中大方标注来源并真诚赞赏。

 

这一刻,《未来世界》所倡导的“全球协作,共享创新”的理念,以最温暖、最生动的方式得到了印证。

 

这次由“未来学家”班恩德博士引领的、独享空寂的未来博物馆之旅,是一次沉浸式的未来预体验。

 

我们不仅亲眼见证了《未来世界》《神秘机器人》书中描绘的前沿科技(从逼真的AMECA到翱翔的汽车原型),更深刻感受到泰斯洛芙出版社作者资源的顶级权威性与深厚行业积淀——班恩德博士作为博物馆顾问,其见解直接源于科技创新的最前沿。

 

而宇树科技机器狗的意外“登场”,则为我们此行增添了温暖的文化共鸣与深刻启示。它生动诠释了:未来,是开放合作的成果;卓越的知识与创新,属于全人类共享的星辰大海。

 

03

“桥梁与承诺”的故事海豚传媒的使命

 

从2007年拿到德国百科(WAS IST WAS)系列的版权开始,海豚传媒就以桥梁之姿,将德国顶尖的教育理念与资源,原汁原味带回中国,滋养中国儿童的未来。

 

海豚传媒也始终在践行创始人夏顺华先生的理念“我们用种植的心经营海豚儿童教育产业,培养祖国未来的栋梁。”

 

在德国百科走向千千万万的中国儿童时,我们的团队确实也践行了这一承诺。

 

作为中文版的编辑团队,我们深知想要真正理解一个品牌,就必须了解它的历史、吃透它的内核,领会它高屋建瓴的价值。

 

为了让德国百科的血统、骨架、皮囊、血肉、甚至它既能仰望星空也能俯下身段的人性的光辉······能被大家看到,我们开始了为内容死磕的漫漫长路。

 

都明白好译文是引进版童书的生命力,而翻译好德语并非一件轻巧的事情,因为它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语言,难出意境,需要极其深厚的文字功底。

 

而更难的点在于,德百拥有68册的超大体量,市面上没有一套百科全书的触角有这么细腻和丰富,天文/科技/未来/生命/自然/社会/艺术……全都收在德百的名录里。

 

为了把深奥的知识变得简明生动,让科学冷硬的面孔变得亲切而友善,在译者的选择上,我们团队异常谨慎。

 

约稿阶段,我们筛选了10所国内top10德语专业大学的老师、教授,逐篇试稿,了解译者的功底和译文的气质,最终锚定了由北大、上外、同济、华科等德语系教授组成的翻译天团。

 

在项目启动后,我们马不停蹄撰写了密密麻麻十多页纸,从专业知识点、逻辑关系、语法结构、译文语境、政治导向等各个维度,给各位老师发了一封封长邮件,希望译稿能尽善尽美。

 

为了严谨准确地还原这些知识点,我们辗转奔赴,邀请到了动物、天文、历史等各个领域的专家来审稿,比如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院教授、中科院生态学博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专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昆虫分类学家、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虽然审校的过程让图书上市延迟,但是好饭不怕晚,这份等待值得。

 

做书多年,从来没有幸运从天而降,因为我们知道好书真正的模样,为内容死磕,这件事,一步都不能让。

 

在装帧/设计/用纸/工艺/油墨等方方面面,为了100%还原德国品质,在合作的众多顶级印厂里,最终不惜成本选择了“印厂界的爱马仕”——拿下国际印制奖项30多种的雅图仕。

 

德国百科第一辑出片后,我们紧锣密鼓地赶往广东省鹤山市,去印厂进行色彩跟踪、墨色控制,全程把关印刷质量。

 

5次排版、10多次调色、4次打样,夜以继日地蹲守监督,希望向孩子们真切还原宇宙的诞生、太阳的构造、云彩的层次、深海的样子。

 

希望每一处吹毛求疵的细节,都能遇到懂它的爱书之人。相信时间越长,读者越会体验到舒适感。

 

 

此次德国溯源,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以最严谨的态度、最专业的视角,将这套凝聚了德国顶尖智慧、描绘着人类共同未来的百科巨著,原汁原味地带给中国的孩子们。

 

在德国,我们触摸到了知识的温度;现在,我们满怀热忱,将这份温度传递给中国的孩子们。

 

我们不仅要传递书中权威、前沿的知识,更要传递那份对创新的敬畏、对合作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启迪孩子们成为连接中外、塑造未来的新一代探索者。


 c02011ac-4753-449a-af3c-8c77cb973891


衷心希望这套凝聚了德国匠心、海豚诚意的百科,能成为中国孩子探索世界、启迪智慧、筑梦未来的忠实伙伴,陪伴更多中国孩子成长,在他们心中种下热爱科学、尊重历史、勇于探索的种子。

 



分享到:
0